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网站搜索 |
阅读内容
背景:#EDF0F5 #FAFBE6 #FFF2E2 #FDE6E0 #F3FFE1 #DAFAF3 #EAEAEF 默认  

谈谈太极拳与静

[日期:2010-04-12] 来源:哈尔滨市太极拳协会  作者:一级教练 王勤俭 [字体: ]

       静,静者,宁也。宁则安,安则思,思则万象皆至。无静无以致远,无静无以入真。正如唐代诗人白居易所说:“修外以及内,静养皆和。”无论学拳或教拳,一开始必须通过形体的宁静而使心态安舒,进而达到“我既太极”,“我与天地同一”。有了这个基础,以下的一切招数、动作,自我神灵都会与大自然合一,教与学的效果都会事半功倍。更重要的是,打太极拳是修身养性,是精、气、神的内功,而不是简简单单的比比划划。无静,何以至内?无静,何以达气?

       俗话说:“好的开始,就是成功的一半。”教太极拳,无论是对初学者或是半成手,教者都必须在开始时,就诱导他入静。预备式的根本意义就是入静,“身是太极,脚踩五行,我与天地同在”。这一式的时间宜长,使练者由外到内,由形到神,都有宁静安舒、神志入式,尽可能地做到“无我”、“无为”、“一切皆空”的境界,然后进入第二式。接下来的第三式、第四式……都是在动中求静,静而生动。看似在动,其心宁静。这样,无论到哪一个架势,都有“真”的体念和“质”的领会,即可避免照葫芦画瓢的机械的动作。而且,这个“静”要保持始终,一以贯之。即使是教初学者,练一个式子,也必须在这一个式子中保持着一贯的宁静。

静的另一种形象是一。一者,专也。练太极拳,由静到一,到专心致志的过程,就是修炼,就是养性。荀子举例说:“蚯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尘埃,下吸黄泉,用心一也。”所以,宁静专一,可以达到至高境界。反之,不宁静,不专一,言何练拳?言何养心?

当然,人的思想是复杂的,社会生活、家庭事务的干扰是纷繁的,尤其是初学者,要求他一下子静下来是很困难的。但是,必须逐步地由浅(略静)入深(深层次的静),由短暂的时间到整个套路,都始终保持宁静。要知道,太极拳之所以对人体健康、对品德修养都有极高的价值,全在一个“静”字上。正因为生活事务的干扰,心神烦躁,才练太极拳。练太极拳的最终目的就是使人入静,使你一切皆空,无争无忌而后安泰。所以,“静”是练太极拳的起点,也是练太极拳的归宿。

知静而后有拳,拳者不可不知也。

阅读:
录入:admin

推荐 】 【 打印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点评: 字数
姓名:
内容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