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网站搜索 |
阅读内容
背景:#EDF0F5 #FAFBE6 #FFF2E2 #FDE6E0 #F3FFE1 #DAFAF3 #EAEAEF 默认  

浅析陈式太极拳掩手肱拳的练法

[日期:2024-11-01] 来源:哈尔滨市太极拳协会  作者:陈式太极拳专业委员会 赵天明 [字体: ]

 

 

一、太极拳的意义和作用

太极拳是综合了历代各家拳法,结合了传统导引、吐纳的方法,重练身、练气、练意三者之间的紧密调协的拳术。练习太极拳时一方面可锻炼肌肉,舒筋活络;另一方面又能透过呼吸动作和意识间的相互配合,对内脏加以按摩锻炼,达到强身健体、养生保健的作用。

1、改善神经系统

神经系统的作用是调节全身各器官功能活动、保持人体内部的完整统一,以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需要。太极拳通过意念和呼吸与动作配合,促进大脑神经细胞的功能完善,使人体神经系统兴奋和抑制过程得到协调,对精神创伤、神经类疾病,如神经衰弱、失眠、高血压等有较好的防治作用。

2、增强心脏功能,改善循环系统,扩大肺活量。

心脏病是世界第一号杀手,练习太极拳能预防心脏病,这是因为太极拳不同于其他运动。它动作舒展缓慢,全身肌肉放松,使心脏得到充足供血,但又不会加快心律,加重心脏的负担;太极拳通过缓慢、细长、均匀的腹式呼吸,使人体肺部的氧气充足,肠胃得到蠕动锻炼,增强消化和排泄机能,所以经常锻炼太极拳,对心脏病、肺病、胃病、便秘等有防治作用。

3、提高人体平衡能力,防止骨质疏松。

老年人常见的意外事故之一是失去平衡摔倒而导致股骨颈或股骨头骨折,为什么会有这个结果呢?这是因为老年人的骨骼钙质减少,骨质疏松而致。太极拳运动中,有一部分动作专门练习平衡能力的,练习者的平衡能力得到充分的锻炼。练习太极拳时,常常一条腿支撑了全身的重量,腿部受力增加,骨质的含钙量也会增加,骨骼就变得很坚固了。所以经常练习太极拳的人不容易会摔跤和骨折。

4、具有健美作用。

太极拳的顶悬、沉肩坠肘、含胸拔背、松腹开胯、敛臀等身法要求,加上在练习时的腰部旋转,使练习者的全身肌肉得到充分锻炼,保持良好的体型。

二、陈式太极拳的分类

陈式太极拳有陈式老架、新架之分。又分为一路和二路(炮捶)。老架为陈氏十四世陈长兴在家传的拳架中所总结与编排的。老架以缠丝为轴心,贯穿于整个套路。古朴而无花架势。一路拳以柔为主。主要练习并建立起陈式太极拳的功底。因此也有人称一路拳为基础拳,功夫拳。有了一定的一路拳功底,再进一步学习二路拳。二路拳,亦称炮捶,以刚为主。尤其突出太极八门劲的四隅劲:采、挒、肘、靠。有了一路拳的松,二路拳的松活弹抖就能更好地发挥出来。新架为陈氏十七世陈发科由老架编排而成,经其子陈照奎定型为新架。新架尤其突出缠丝螺旋的动作。在套路上以松活弹抖,节节贯穿,胸腰运化,转关折叠等特点独树一帜。

三、“掩手肱拳”的练法

在陈式太极拳中“掩手肱拳”的运用非常广泛,作为初学者,想要学好陈式太极拳中的掩手肱拳的练法就必须要不断的努力。以下是本人为大家整理的陈式太极拳掩手肱拳的练法,希望各位拳友们喜欢。

1)两足分立两腿微曲,两腿的宽度和弯曲度因人功夫深浅而定。

2)两臂曲伸环抱于胸前,似浑圆桩狀。这是基本的动作,是比较容易掌握的。

3)腰胯放松,左右不太快地做螺旋状转动,注意保持身体上、下中轴一条线。

 


 

以上练习达到一定程度后,腰胯的的转动改为瞬间的弹抖,这样的弹抖可以明显地感觉到劲从下肢通过腰胯直达手梢,有的把这种练习方法叫金鸡抖翎。

经过这样一段时间练习,就可以认真体会发劲的劲路,拳论说:“蓄劲如张弓,发劲如放箭”,不但是说蓄劲之意似张弓,身体也真的要像弓一样。像弓一样,就是指蓄劲的力量一触即发。所谓身具五张弓,是说四肢四张弓,躯干一张弓,合起来是五张弓。四肢四张弓容易做到,躯干一张弓往往不容易做到。

所谓“含胸拔背”,事实上是从人的背部看,上下呈弓状,左右也呈弓状,全身都是弓状。身体的这种状况并不是自然的状态,加上成年人更习惯于昂首挺胸,就更不容易做到这一点。

掩手肱拳的发劲最重要的是先蓄好劲,形成所谓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之势,这样的发劲不但快速、力猛、劲长、动短,而且气足、意远。    掩手肱拳发劲熟练之后有多种变化的打法,初学者宜用老架中最基本的打法。

(1) 做完上三歩最后一歩之后,左脚跟向左前方沿地面擦出。

(2) 身体重心漸身左移、两臂同时左右两侧分开,此时以逆腹式呼吸小腹上提吸气。

(3) 双臂分到最远点时身体重心渐渐右移,双臂内合左手呈松柔的瓦垄掌直臂停于左肩前,右手半握拳,拳心向上停于腹前右侧,呼吸依然小腹上提,有明显的“气贴脊背”之感,至此蓄劲动作已完成。蓄劲过程最重要的是使躯干这张弓的张力恰到好处,张力不够不能形成蓄发之势,张力动作过大易形成猫腰,劲势后泻,造成无有反弹劲,发劲虚而无力。

(4) 完成蓄劲动作之后,已成箭在弦上之势,初学者仍不可急于快速发劲,可使躯干这张弓从脚到胯、到肩肘,以节节贯串之势,推动右拳在身左转的过程中慢慢打出,沉肩坠肘停于右臂斜前方。

(5)随着右拳的打出,气息从鼻孔中呼出、小腹下沉成“气沉丹田”之势,身体放松,左手八字掌下沉到腹部左侧,掩手肱捶一式即做完。

综上所述,“拳无定法”,只要我们能严格遵循陈太极拳发劲基本规律,刻苦锻炼,认真研究剖析和总结,就可练出高质量的松活弹抖劲,从而达到“周身无处不是拳,挨到何”的境界,不论在任何角度、任何部位发力都能随心所欲,无所不摧。

阅读:
录入:admin

推荐 】 【 打印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点评: 字数
姓名:
内容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