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网站搜索 |
阅读内容
背景:#EDF0F5 #FAFBE6 #FFF2E2 #FDE6E0 #F3FFE1 #DAFAF3 #EAEAEF 默认  

太极拳科学健身机理浅析

[日期:2015-09-27] 来源:七台河市太极拳协会  作者:秘书长 单继德 [字体: ]

随着健康概念的更新,人们的健康理念也更加全面。由单纯的力量练习、有氧运动,转化为通过改善心肺功能、肌肉力量、柔韧性、降脂等,来提升健康相关的具有综合性、整体性的各类体育运动。而太极拳在改善心肺功能、防控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提高睡眠质量、调整心理状态等方面有独到之处。做为体育运动项目之一,它结合古代导引术和吐纳术,吸取古典哲学和传统中医理论精华,内外兼修,动作柔和、缓慢、轻灵、圆活,是科学健身运动的最佳选择。实践证明,天天坚持太极拳锻炼,能够祛病健身、陶冶情操、益寿延年。

一、健脑益智,改善神经系统功能。太极拳是体育锻炼中的一种特殊形式,它能增强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太极拳要求心静体松、全神贯注、排除杂念,把意念集中在动作上,心无旁骛。习练太极拳,动作完整、一气呵成,从起势到收势,式式相连,如长江大河,滔滔不绝;似行云流水,连绵不断。套路中,有白鹤亮翅的洒脱、手挥琵琶的悠然、左右云手的飘逸、海底针的深邃——气敛神舒、张弛有度;既是一种美的享受,也是一种特殊意义上的休息。行拳中,从掌、臂到腿、足,上下相随,相互协调。其步态和肢体运行方向、速度都遵循着物能运转规律而动,动作由简到繁,由一般动作到高雅动作,都要求神经系统有良好的支配能力(比如平衡能力),对大脑中枢神经是一种绝佳的锻炼。所以,演练太极拳(包括推手、散手)能使人精神焕发、思维有序、反应灵敏、动作灵活。通过练拳治愈神经衰弱、失眠者不在少数。更有老者耳聪目明、思维敏捷,亦为太极拳健脑益智之佐证。

二、活血壮肾,促进血液循环。太极拳术要求“腰为主宰”、“丹田内转”“双肾抽提",辗转攻防,劲由脊发,达于四梢。肾脏在腰的两侧,常练之,通过丹田鼓荡、肌肉有节律的舒张,使下腔的静脉血顺畅的返回心脏,活血化瘀、调节血压、利肝、利胃肠。调查显示,在老年人群中,练太极拳者血压平均值为80-130毫米汞柱;不练太极拳者,为82-154毫米汞柱;血管硬化律,练太极拳者占百分之37,不练太极拳者为百分之46.6.因此,练拳全身放松、自然淡定,血管也放松,富有弹性,增加了心肌营养。可以说,打太极拳是防治心血管疾病的良方。

三、养气润肺,提高呼吸系统功能。人体依靠呼吸活动,排除二氧化碳,吸收新鲜空气,将血液供应给全身,维持生命活动。肺的呼吸功能对人体健康十分重要。而太极拳与之不谋而合。太极拳要求呼吸均匀、柔和,通过锻炼达到深、长,通过横膈膜升降调整呼吸,以姿势助呼吸。其基本物质的产生在于“慢柔养气"。慢柔形于外,养气蕴于内。不能让胸廓起伏太大气血上涌,或重心过于上升而失去平衡,而要通过横膈肌升降,使肺部、腹部有规律地收缩和舒张,形成内气鼓荡,达到呼吸细、缓、匀、柔、深、长。保持腹实胸宽、气沉丹田,改进胸廓活动度,加大肺活量,提高肺的通气、换气功能。据体育科学研究显示,练一套太极拳的运动强度、密度,适宜于各种人群,老少皆宜。习练者不仅骨骼肌肉得到锻炼,而且心跳可达每分钟180-200次,呼吸达到每分钟30-39次,都在正常值范围。所以,每天坚持练太极拳者,动作刚劲、步履轻快、呼吸自如、气血通畅、免疫力强,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四、通经活络,增强经络系统功能。太极拳练到一定程度,一般都会产生腹鸣、指尖有麻木、发涨、针刺的感觉,这是体内行气的现象,就是说,这是经络畅通的反应。太极拳要求百会虚灵顶劲,百会对全身有提纲挈领的作用,中医经络学称,头部为百脉之宗。12条经脉,6条阳经行于头,6条阴脉通过别道奇行汇于头。太极拳要求头部躯干上下一条线,以腰为轴,使任、督阴阳二脉和带脉、冲脉得到锻炼,即肾部得到充实。肾壮则神清目明。太极拳要求松肩垂肘、坐腕撑掌。须知肩部有手之阳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阴三焦经)通过;腕部有桡动脉(气口)与全身相通;手指是上肢末端,众多经络在此转换。中医切脉“寸、关、尺”,反映上部体腔、心肺,中部肝胆脾胃,下部肾、膀胱的功能。根据脉搏部位的强度、节奏的形态和脉象,辩证施治。太极拳不断旋腕、坐腕,促使气口和内脏运转,肩肘下垂,圆转、伸缩、升降、缠绕,疏通脉络,调节气血;坐腕撑指促进末梢血液流注;含胸拔背增强心肝肺脾功能;松腰敛臀,松腰增加脊柱弹性,防治腰肌劳损,敛臀,则提高腹肌的弹性,防治腹病;缩胯合裆、屈膝圆裆,足阳明经、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等,均从胯、裆部下行经膝到足;裆部的会阴穴为任、督二脉交汇处,是打开大小周天的要道。屈膝圆裆则可以调节腑脏的功能。尾闾中正,稳定重心,进退顾盼定,始终注意长强穴松沉直竖,不断的挤压长强穴,就能调整、疏通任督二脉和提摄肛门,达到阴阳平衡,气血通畅。太极拳要求“一动无有不动”,内脏不断得到按摩,打通经络,百脉开合有度,调和气血,延缓衰老进程。

五、身心合修,达到生理、心理都健康。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一个人只有在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四个方面皆健全,才可被认作健康。”作为武术,古今中外,任何拳种不外乎搏人、御敌、健身三个方面。以搏人制敌为主的拳种,出手狠,必置人于死地而后快。而太极拳则不同,它集佛家的大慈大悲、道家的善哉、儒家的仁义为一体,劝人为善,与人为善,是一种道德拳、文化拳。太极拳不只是把武德修养停留在口头上,更注重把它体现在拳技中。太极拳技法以中庸为体,以无为为用,讲究“舍己从人”、“彼不动己不动”、“随曲就伸”、“四两拨千斤”,点到为止。其目的在于以养生为本,以技击为末,提倡德艺双馨,身心合修。实践证明,太极拳修炼的过程,也是教人向善的过程,更是强身健体、行道养德的过程。久练太极拳的人,不但身手不凡,获得健康,而且有高尚的情操。陈鑫说过:太极拳虽曰习武,文在其中。探索太极大道首先要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能力,成为一个有功夫、有文化、有水平、有内涵、有风范的太极拳传播者。

综上所述,太极拳的科学健身机理说明,太极拳不愧为世界人民喜爱的传统体育项目。它是意识、动作、呼吸三者协调的运动,能够提高人的力量、速度、柔韧、灵敏和耐力等人体素质,既能提高人的生活质量,又能陶冶情操。太极拳从生理到心理,都符合各种人群的锻炼。杨澄甫高徒李雅轩终老时说:“太爱太极拳了。打了一辈子也打不够。才觉得刚摸到门正要好好打哩!现在可要走了,真是太遗憾了!下辈子再接着打。”太极拳博大精深,一代大师李雅轩穷其毕生精力,钻研、习练太极拳,传播太极拳,可歌可泣!笔者受前辈大师的感染,撰文剖析太极拳科学健身机理,旨在弘扬太极文化,传播健康快乐。常言道:多练太极拳,免得病来缠;要想活百年,常练太极拳。愿与同道共勉之。

 

阅读:
录入:admin

推荐 】 【 打印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点评: 字数
姓名:
内容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