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网站搜索 |
阅读内容
背景:#EDF0F5 #FAFBE6 #FFF2E2 #FDE6E0 #F3FFE1 #DAFAF3 #EAEAEF 默认  

浅谈运用拳理注重掌握技巧

[日期:2012-05-08] 来源:哈尔滨市南岗区第115太极拳辅导站  作者:林松琴 [字体: ]
 1:虚、实
  一般情况下,协作到达终点最饱满处,动作变换过程为虚。从局部动作划分,支撑体重的腿为实,辅助支撑或移动换步的腿为虚,体现动作主要内容的手臂为实,辅助配合的手为虚。
  分清动作的虚实后用力时需要区分对待。要求实的部位和动作,用力要沉着、充实。虚的动作和部位要灵活、含蓄。当动作达到定势或趋于完成时,腰脊和关节要松沉稳重。变换动作时,各关节要舒松活泼。
  虚实的含义是相互转化的,虚实在掌上也可以体现,例如在掌前伸的过程中,在未伸时手心微带凹形,蓄而不张为虚掌。继续前伸到位时逐渐展开,这时微微展指、坐腕。掌根稍向前凸,以助前伸之势,使意劲贯注与指尖,这是实掌。
  掌的虚实变换与整体动作的虚实变换想呼应。同样,虚腿对对方来说就是实腿。虚实转换要及时,才能保持重心不偏,这是一种动态平衡的要求。
  2:“外三合”的规范做法
  众所周知,“外三合”就是“手与足合,肘与膝合,肩与胯合。”意思说:在运动中上肢和下肢对应的关节要相互配合和呼应,它们之间的表现是:“肘旋膝动,肩开胯随,手出脚移。”从而形成相互的“上下相随”。但就本人所体会,“外三合”不能简单理解为外部活动的相互配合,而要不断体会它是用意念来接通有关部位。全身有一个完整的要求,最后达到“一动无有不动”的境界。所以说“外三合”不仅是为了保证运动中姿势的正确性,更主要的是为了整体劲集中不至于劲散。
  有句顺口溜说的好:“手与足合上下系,肘与膝合动静齐,肩与胯合平如板,外三合时身法奇。”拿肘与膝合来说:肘是上肢臂的中心,膝是下肢腿的中心,在任何动作中能注意肘膝的上下相联,即不会使臂与腿产生僵直,又能上下相应护住两肋,结合头正、足平、两肋圆的身形姿势,自然联成一个整体。
  再拿肩与胯合来说:行拳中身体上半部分、下半部分以及中间身躯要呼应连承关系,将肩部的圆转环动与膝部的旋动结合起来。这其中包括:一、进退的方向性;二、旋转的顺逆性;三、收放的开合性等等来协调。
  如果还没有找到“外三合”体会的拳友,可以在起式静态时先试一下“外三合”的感觉。具体方法是:两肩松开齐抽劲、两胯根齐抽劲,这是肩与胯合也。两肘往下垂劲,不可显露,后肘里曲不可死弯,要圆满如半月形;两膝往里扣劲,不可显露,是肘与膝合。两足跟均有外扭劲,不可显露,遂与两手相呼应,是手与足合。
  如能按上述方法练习体会之,可感觉到从足到手有拉弓一般的整劲出现。
  3:连绵不断,劲力完整。
  太极拳练习要使劲力完整,连绵不断,不能出现断劲现象。断劲指力量中断、停顿、脱节、突变,要避免出现断劲现象必须掌握以腰为枢纽,周身运动完整一气,尤其要注意上肢的劲力表现。
  太极拳中两臂变化最多,是劲力运用的集中表现。如前臂的外旋时,小指一侧微微用力,好似向外拧劲。前臂内旋时,拇指一侧微微用力,好似向里裹劲;向前推掌时、除了腕部微微塌住劲外、可注意中指和食指领劲,用意识把力量贯注到指尖。这样在练习时用意引导劲力在转换之间连绵不断的节节贯穿,从而做到“根与脚,发于腿,主宰与腰,形于手”。
  4:从松柔入手,在慢匀中长功夫
  “由松入柔,运柔成刚、刚柔相济”为练太极拳的不变法则,只有做到松柔,才算太极入门。基本功不扎实,意识过于紧张或者不能正确贯穿拳理都做不到松和柔。松能使头部清醒,柔能使全身舒畅。
  怎样才能做到松柔?要开动脑筋,主动从意念入手。首先排除杂念、平和情绪、静下心来,驱动意念去使自己的脑筋骨、肌肉、关节、韧带组织放松、伸展拉长。
  松开是什么样的感觉?那种感觉就好像肢体由于自身的重量而产生的下坠感,有一种自动往下沉落的感觉。
  在松以后,需心静用意,即把全部精神用在指挥动作上,做到“意到形随”,如按式,先要有向前按的想象,动作立即跟着往前去,意不断,动作亦不断,久而久之,练者便觉如“行云流水”般柔和自然,象一幅流动的山水画。
  慢匀中长功夫,是指在拳架训练中尽量做到缓慢舒展,慢中求匀。运动如抽丝,如果劲用不匀,抽丝必断,劲力也就断了。匀的另一层含义
是“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整体高度协调一致,在平时的练习过程中,单势动作要匀,衔接转换动作也要匀,从头至尾要匀。只有慢练才有可能受到匀。松柔慢匀是相互依赖,缺一不可的。
  练一点功夫,得一点道理,只有在不断纠正拳架姿势中求松柔、慢匀,才能从外形进入到内在的层次。功夫没有尽头,而人的体能是有极限的,人类挑战自我极限是需很大的勇气和毅力的,如现在的铁人三项赛是挑战人体极限的运动。太极拳运动也如此,超越了极限也就到了“化境”。
  用意不用力,松、柔、慢、匀的太极拳与我们平时用力使劲的意念全然不同,要认清太极拳的特殊性,以及不同寻常的运动方法,尽心去悟才能掌握规律。
  5:重心的稳定方法
  首先要做到立身中正,稳定重心是立身中正的基本条件。虚领顶劲,尾闾中正,这样才能保证身体直竖,不偏不斜。同时在运动过程中,腰部要保持松而挺拔。
  其次要全身放松;人体的重心才会降低,这样有助于提高身体的稳定性。松柔程度越高,稳定性就越好。
  再次,要虚实分明,步法才能进退得当,重心转换才能平稳有序,太极拳的稳定性练好,重心稳固才能使自己的拳架练活,并能够做到转换自如。 
阅读:
录入:admin

推荐 】 【 打印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点评: 字数
姓名:
内容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