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网站搜索 |
阅读内容
背景:#EDF0F5 #FAFBE6 #FFF2E2 #FDE6E0 #F3FFE1 #DAFAF3 #EAEAEF 默认  

武学北斗 中国武术十大名师张继修诞辰百年追记(之一)

[日期:2022-09-08] 来源:哈尔滨市兴泰武馆  作者: 曲兴泰 王朝晔 [字体: ]

                                                                         

                         

华夏文明,中华文化不仅是中国人的骄傲也是全人类所拥有的财富。中国武术运动是其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中华儒、道文化的肢体语言,已被联合国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国武术运动一路走来发展到今天,可谓耀古硕今,其中凝结着无数武术前辈的血汗和智慧。中国武术十大名师之一张继修就是中国武术运动发展过程中的拾荒者、引领者和开拓人。是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武术发展史上奠基人之一。

张继修出生于192299日,早年拜我国著名武术家李玉琳为师。李玉琳是‘孙氏武学’创始人孙禄堂宗师的高足,在武林中享有‘铁臂苍猿’称誉。精通形意、八卦、太极等门派武学。张继修在李玉琳老师的精心调校指导下,深得形意、八卦、太极拳和武当剑的精要真谛,尤其是对太极拳械和武当剑等功夫熟练精湛,且有深入的探讨和研究。

 

                     

 

新中国成立之初,面临旧中国长期战乱的烂摊子,百废待举,百业待兴。武术运动更是青黄不接、濒临失传的颓灰时期,犹如久旱的荒漠,亟待浇灌拯救。张继修作为当时武术界的佼佼者,正值年富力强,当仁不让地肩负起振兴武学的历史重任。面对当时的无序局势他虽百感交集,却饱含着满腔热忱和拳拳赤子之心,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切合实际地做着推动武术运动恢复、发展、创新工作。

首先,他在李玉琳老师的指导下坚持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不断对武术各门派尤其是太极拳械等武学技能和理论不断地钻研并深入揣摩探究,从理论到实践,他此时对各门武术技能技巧掌控已达炉火纯青。为了弘扬武术运动的影响并证实自己的功力,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他多次代表黑龙江哈尔滨以运动员、后兼教练员的身份参加全国武术比赛,均获取名列前茅的优异成绩。由于他的武功出众成绩优异,被指定与师兄李天骥一道到中南海为党和国家领导人表演武当对剑,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都观看了表演。如今在互联网上仍能搜到他们师兄弟对练的视频,今天回顾观看不仅亲切温馨,更能深深地感受到两位武术家的精湛功力和对武术至高境界的孜孜以求。中国武术、尤其是太极拳在新中国成立后经历了艰难的复苏恢复时期和改革开放后的发展振兴期。在这个过程中张继修既是初期的拾遗补缺的中间力量,更是在改革开放后武术运动的引领者、指导者之一。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武术运动尤其太极拳运动在哈尔滨恢复发展迅速,这与老一辈武术家们的忘我投入地工作是分不开的。1985年,在李天骥、张继修等武术前辈的倡议下,由国家体委主办、哈尔滨市体委承办的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以太极拳为专项内容的‘全国太极拳邀请赛’在哈尔滨市隆重举办。这次赛会在全国产生了深远影响,也将太极拳运动推向了新的高潮。

 

                                          

 

其二,传道受业、薪火相传。在毛泽东主席‘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号召下,中国武术运动与其他体育运动项目一样,开始抓恢复发展。1959年第一次全运会后,黑龙江省正式成立了武术专业队,张继修任武术教练员,随后哈尔滨市也成立了武术队,张继修仍任教练员。他一方面抓专业运动员技术技能和理论的提高培训,既把传统武术武功让运动员准确无误地传承下去,以便迎接各项比赛的检验和挑战;另一方面他还热衷于社会武术运动普及推广。他通过大量的社会调查及观察,明确感受到当代社会已经不同于冷兵器时代,武术运动相对其他热门运动来说已经是小众运动。随着一些新兴运动项目的兴起,武术习练人数会不断分流,如果不及时普及宣传武术运动的健身强体优势,光凭兴趣不会吸引更多的人参与武术运动。出于对武术运动及武术文化拯救传承保护的强烈责任心责任感,他深知只有身体力行让更多的人得到武术运动带来的益处,并且口口相传才能带动更多的人从事武术运动锻炼,才能使武术运动和文化在民间不会失传。因而他无论冬夏都不辞辛苦默默地做着普及推广传承武术的具体工作。他在指导和培训工作中,摈弃‘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的旧习’,把他毕生所学精要心得悉心传授,并耐心讲解、循循善诱,直到他认为讲解清楚、大家都没有疑惑为止。在他执教三十多年的教练工作生涯中,经他培训指导后在全国乃至世界级别比赛场上取得优异成绩的著名运动员有:苏自芳、林秋萍、高佳敏、陈思坦、王二平等;还有他门下弟子也在历次比赛中屡建奇功,多次取得冠军和第一名的有:王寿堂、张晓柏、刘彬、刘晓梅、曲兴泰等人;在普及推广武术运动的培训中,先后8000余人在他指导下走上了武术运动健身之路。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他多次代表中国武术界出访日本。除了参加全日本举办的太极拳、中国武术比赛裁判长工作,还多次进行新编武术套路讲学培训,参加学习的学员达1900多人次。 

 

                                          

 

其三,培训全国专业武术教练员、运动员,多次担任全国武术专业人员培训的总教头。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后期,中国武术运动在改革开放形势赶超下,得以蓬勃开展。为了顺应发展的需要,国家体委武术研究院组织创编了‘四式太极拳’(陈、杨、吴、孙),为了让全国专业运动员能快速准确地掌握新的创编套路,国家武术研究院多次举办全国武术教练员、运动员学习班。张继修多次担任授课工作并担任教学组长。随后,国家武术研究院还责成张继修等人创编‘太极剑竞赛套路’  。他执笔创编的‘42式太极剑’  被选中并指定为武术比赛‘太极剑竞赛套路’ 。为了让教练员、运动员快速掌握,他于19913月携弟子刘彬、曲兴泰、李荣岐、邹刚、周广生 赴京为全国教练员、运动员专门培训42式‘太极拳、剑竞赛套路’  。培训结束,国家武术研究院留下王二平、高佳敏、邵英珠三位优秀运动员,由张继修老师指导拍摄了42式太极剑教学示范片。同年暑期举办的全国太极拳、剑锦标赛上,王二平获得了首届‘太极剑竞赛套路’冠军。为了表达对张继修老师所创编的‘太极剑竞赛套路’ 的敬意和几个月来辛苦培训指导的感谢,王二平将在比赛中获得的冠军奖杯送给张继修老师留作纪念,奖杯至今仍保存在张继修老师家中 。她像一块里程碑,既凝结闪耀着武术前辈的智慧和血汗,同时也如星空的北斗,指引着无数专业运动员、武术爱好者挥汗竞技,强身健体。如今这套‘太极剑竞赛套路’ 在武术界好评如潮,已经在海内外遍地开花 ,放眼望去如浪的花海,既是对老武术家‘全国十大名师’ 的致敬,也会使张老师含笑九泉。  

(未完待续)

阅读:
录入:admin

推荐 】 【 打印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点评: 字数
姓名:
内容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