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被朋友推荐到省农垦总局北大荒太极拳运动协会,应协会邀请我到建三江大兴农场教授太极拳。夏末,中伏天里,我登上了赴建三江的列车。
作为一名老知青,我虽然是插队知青,但自信对“兵团、农场”还不算陌生。虽说党中央提出“全名健身”的号召,然而,“农村人”学练太极拳,将是一个啥样的场面呢?一路上这个问号不停地在我脑海闪现。
车到建三江。前来接站的是场工会董主席和宣传部长李部长。二位的衣着、谈吐可谓时尚。车行在建三江大街上,掠过眼帘的建筑俨然就是一座现代化的城市,虽是清晨,街上晨练的,买早点的人们也是往来不断。这哪里是我四十年前见过的“兵团、农场”?
车进大兴地界,我被眼前的农田惊呆了!一眼望不到边的稻田是那样的整齐、干净,田边无一根杂草!正值杨花的稻浪随风起伏煞是喜人。李部长向我介绍说,中央领导多次来我们这里视察,我们垦区可以保障京、津、唐和海、陆、空三军一年的口粮!我被震撼了!我脱口而出:这是希望的田野,是共和国希望的田野!
晚饭后,郑旭滨副场长陪我散步,脚踏着宽敞、坚硬的白色水泥路,街两侧居民楼和建筑物上闪烁着霓虹灯,就如同徜徉在流光溢彩中。忽见前面涌来人流。穿着健身服装的人们,谈笑着迎面而来。郑副场长介绍说,这是场里派人到佳木斯学习了“佳木斯快乐健身舞步”,而后教给了大家,每天晚饭后有好几百人参加锻炼呢!我在心中赞叹:热爱生活的人们啊!我二人折向北,沿一条水泥小路,只见前方不远处有一群黑影。郑副场长说那是在建的职工楼、艺体中心和休闲广场……
回到宾馆,我久久不能入睡。来时途中所见的农田、参加锻炼的人群、已建好民居、街路和在建的艺体中心、休闲广场……,不停地在我眼前闪现。我没想到,农场的变化这么大!没想到农场人的精神状态这么好!
次日清晨开始了太极拳的教学。面前的队伍令我振奋——竟有百余人!其中有年近八旬的老人,也有中学生;有机关干部,也有农工。郑副场长、社区马书记等领导都站在队伍中。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时时地被学员们认真学习,刻苦练习的态度所感动,我丝毫不敢怠慢。短短的十几天,学员们技艺进步很快。最后,应学员要求,我们还搞了一次“考试”。
教学任务完成,快要离开了。我和学员们说,现在农场变得这么好,你们的物质生活这么优越,场里又这么努力地创造条件来丰富大家的文化生活,你们没有任何理由不珍爱生活,不珍爱健康。作为社会职称“教师”我可以退休,但作为一名“育人”或“武术人”是不可以退休的。我这次来大兴,已经与大家把太极拳这一中华古老传统文化种植在这片沃土里了,我祝愿:经大家的努力,让她在这里生根、开花。
我祝福“北大荒”;祝福“北大荒人”;祝福大兴;祝福大兴人!
后记:我于八月十日由大兴返回哈市,十一日晨我儿媳妇住进妇产医院,至午时十二点零五分产下一男婴。我欣然给孙儿起名——兴午!
作者简介:王金城 退休教师(高级讲师)国家一级(武术)裁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