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是一种以动脉血压升高为主要表现的心血管疾病,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是一种常见病,患病率一般在10%~20%。
高血压可分为:1.原发性高血压:是一种以血压升高为特征,原因不明的独立疾病,占高血压的95%以上;2.继发性高血压:血压升高是某些疾病的一部分表现,其中肾脏疾病占70%以上。本文对原发性高血压加以介绍,简称高血压。我国新的血压水平定义和分类是:
分类 收缩压(mmHg) 舒张压(mmHg)
理想血压 <120 <80
正常血压 <130 <85
正常偏高 130~139 85~89
高血压Ⅰ级(轻度)140~159 90~99
亚组:临界高血压 140~149 90~94
高血压Ⅱ级(中度)160~179 100~109
高血压Ⅲ级(重度) ≥180 ≥110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140 <90
亚组:单纯收缩期高血压140~149 <90
一、高血压的危险因素
1.超重和肥胖。高血压病人60%以上有肥胖或超重,肥胖的高血压病人更易发生心绞痛和猝死。
2.食盐。食盐摄入与高血压显著相关。食盐摄入高的地区,高血压发病率也高,限制食盐摄入可降低高血压。
3.钾。膳食钾有降低血压的作用,这可能与钾促进尿钠排泄、舒张血管、减少血栓素的产生等作用有关。
4.钙。膳食中钙摄入不足可使血压升高,而增加钙可引起血压降低。每日钙摄入量低于300mg者与摄入量为1200mg者相比,高血压危险性高23倍。钙促进钠从尿中排泄可能是其降血压作用的机制之一。
5.镁。镁与血压关系的研究较少。一般认为低镁与血压升高相关。摄入含镁高的膳食可降低血压。
6.脂类。增加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摄入和减少饱和脂肪酸的摄入都有利于降低血压。
7.蛋白质。关于蛋白质与血压关系的资料较少,但一些研究报道某些氨基酸与血压的关系。
8.碳水化合物。动物实验发现简单碳水化合物,如葡萄糖、蔗糖和果糖,可升高血压。
9.酒精。少量的酒精具有舒血管作用,而大量的酒精具有收缩血管作用。酒精影响血压的机制仍未完全阐明。(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