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网站搜索 |
阅读内容
背景:#EDF0F5 #FAFBE6 #FFF2E2 #FDE6E0 #F3FFE1 #DAFAF3 #EAEAEF 默认  

用意和气行拳静练中的妙法(下)

[日期:2010-02-24] 来源:哈市香坊区第四十四太极拳辅导站   作者:刘德增 [字体: ]

    意和气在静练和行拳中应用:

      1.呼吸的熟练:心静体松,面带微笑,鼻吸鼻呼,细柔慢匀长。看表练习:每次吸或呼5秒、10秒,循序渐进做到15秒,以至20秒。每次慢慢地、均匀地吸和呼。静练和练拳中每次吸或呼只有5-10秒钟。八段锦“两手攀足固肾腰”的“呼”需17秒钟,拳论要求“起吸落呼”,这里是一落一呼不可换气。

       2.松静的熟练:坐、卧、立、慢行中,睁眼或闭眼,排除杂念,面带微笑,心静体松,鼻吸鼻呼,细柔慢匀长。用逆腹式呼吸法静练,每次吸或呼10秒左右。吸到丹田(下丹田,脐下三指体内),呼到头皮(百会穴),同时头顶放松;吸到丹田,呼到两眼,两眼松。如此一吸一呼,逐次地鼻松;口松;两耳松;全头松;颈松;胸松;背松;腰松;腹松;髋松;两臂松;两手松;两腿松;两脚松;全身从上到下、从里到外;松、松、松……。通过局部静练,使全身松静下来。经过认真习练之后,可以做到用意和气随时让哪部位松,哪里就可马上松静下来,如两手(劳宫)松、头顶(百会)松、肩松、腰松、两脚(涌泉)松等,用于祛病和行拳。

       3.意气在行拳中的应用:逆腹式呼吸或自然呼吸,鼻吸鼻呼,起吸落呼,开吸合呼,细柔慢匀长。吸气气沉丹田,呼气意念将内气引导到全身穴位,使手、脚、头顶、腰等穴位产生强烈气感(热、胀、麻、木、跳、窜、凉、酸、痛等异样感觉),使气血通畅,疾病缓解。

       4.五脏六腑祛病习练法:坐、卧、立、慢行、乘车、看电视都可习练。根据个人疾病疼痛和不适部位,每天几次,可长可短,使疼痛和不适缓解消失。心静体松,面带微笑,吸呼细柔慢匀长。要求鼻吸口呼,口呼时发出六字诀音。比如:肝区不适或疼痛,用逆腹式体呼吸,吸到丹田,呼时肝区放松,发出“嘘(xū)”字音,内气经过肝区将病气排出体外,经常习练可缓解疼痛使肝病减轻痊愈。再如糖尿病或胰腺炎,呼时胰区放松,发“嘻(xī)”字音。肾区不适发“吹(chuī)”字音。胃区不适发“呼(hū)”字音。心区不适发“呵(hē)”字音。肺区不适发“sī)”字音。疾病初期不适或疼痛,有针对性地抓紧习练,每天多次,直至病情缓解消失,再犯病再如此习练。如果每天习练全部六字诀,可预防全部五脏六腑疾病。(续完)

阅读:
录入:admin

推荐 】 【 打印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点评: 字数
姓名:
内容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