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保肝重穴
1.太冲穴:在足背侧,第一跖骨间隙的后方凹处。左右各一。属足厥阴肝经。
2.鱼际穴:在手拇指本节(第一掌指关节)后凹陷处,约在第一掌骨中点桡侧,赤白肉际处。左右各一。属手太阴肺经。
3.太溪穴:在足内侧,内踝后方,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左右各一。属足少阴肾经。
保健方法:早起先依以上穴位次序各按揉3分钟;晚睡前用热水泡脚后,依鱼际、太冲、太溪次序各按揉3分钟,再加按尺泽穴(在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凹陷处。左右各一。属手太阴肺经)。
夏季养心大穴
1.阴陵泉穴:在小腿内侧,胫骨骨头端内侧凹陷处。左右各一。属足太阴脾经。
2.百会穴:在头部,前发际正中向上5寸;或取两耳尖连线中点处。属督脉。
3.印堂穴:在额部,两眉头之中间。属经外穴。
保健方法:每天按揉两侧阴陵泉穴3分钟;并且用两手中指叠压按百会穴3分钟;用拇指和中指捏起眉间皮肤稍向上拉100次。
秋季护肺宝穴
1.鱼际穴:同上。
2.曲池穴:在肘横纹外侧端,屈肘时,位于肘横纹外侧凹陷处与拇指侧端的交接线上。左右各一。属手明大肠经。
3.迎香穴:在鼻翼外侧中点旁,鼻唇沟中间。左右各一。属手明大肠经。
4.合谷穴:在手背,第1、2掌骨间,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处。左右各一。属手明大肠经。
保健方法:每天不拘时掐揉两侧鱼际穴3分钟;13时至15时按揉两侧曲池穴2分钟;上推或反复旋转两侧迎香穴2分钟;不拘时掐揉两侧合谷穴每次不少于3分钟。
冬季补肾精穴
1.阴陵泉穴(中国南方):同上。
太溪穴:(中国北方):同上。
2.关元穴:在下腹部,身体前正中线,脐中下3寸。属任脉。
3.肾俞穴:在背腰部,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左右各一。属太阳膀胱经。
保健方法:北方人每晚睡前1小时泡脚20分钟,然后按揉两侧太溪穴10分钟;然后艾灸关元穴5分钟;再艾灸两侧肾俞穴5分钟。
摘自萧言生《特效穴位使用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