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太极拳的人都知道应该松,可是怎么松呢?我从盘架的角度来说说自己的看法。
一般说,没经过系统的练习,都是比较紧的,有的人练了很多年拳,还是紧的。也就是说,放松是练出来的,与熟练不熟练没有必然的联系,熟练以后可能还是紧的。要想达到放松的状态,需要过几关。
第一关,不用劲。准确的说是不用多余的劲。人要做动作,不可能不用劲,我们说不用劲是指不主观往肢体上加劲。你做一个动作,把胳膊腿摆到那个位置上就行了,多一分力气都不要用。这里有一个问题,很多人盘架都带着敌情观念,我这是打他,那是踢他,这么想,力气肯定是用上去了。初级阶段千万不能这么练,将来到一定阶段,无人当有人是另有说法的。实在说,你就是主观上不用力,你的胳膊腿都是硬的,别说还用力了。不用劲怎么考核?你盘架感觉胳膊特别沉就对了,你能觉得身体其他地方的沉则更好,这是第一关。
第二关,化僵。不用劲是不往胳膊上加劲,可是,我们往往习惯了胳膊上本来就存有很大的劲。例如,胳膊是4斤重,平时我们就有3斤多的劲在胳膊上没撤,以便于想举胳膊时便利。就像一个地方留有驻军一样,我们身体上大多的地方都有这样的驻军,有的人还很多。我们要放松,第二步就是把这些驻军都撤走,只是在头顶留一点,其他的地方都不留,哪里用现派去,撤得越干净,将来人就越灵活。怎么撤这个劲?首先要在头脑中建立这个意识,司令部不同意谁也撤不了军。其次要自己检查自己是不是撤劲了,盘架时要检查,平时也要检查。逐渐养成不用的地方没有劲。例如,走路时胳膊肩膀没有劲,看电视时脖子肩膀不用劲,说话时,胳膊手不用劲等等。形象的说,过去你像个气球圆鼓鼓的,压力很大,以后要调整自己瘪下去,处处不用劲,不含着劲,不运着劲。别小看了,没有这个状态就进不了太极拳的门。
第三关,关节灵活。我们身体的放松与否,与我们关节的灵活度有很大关系,通常说几大关节,其实所有的关节都有特殊的作用。以上说放松,是说神经和肌肉(还有韧带)的关系,这里说的就是肌肉发生作用的地方。如果肌肉松开,关节僵滞照样人身松不到要求。人身的关节放松,通常不是在盘架中可以练好的,因为这里时间太短了。我们应该专门做一些练习,把自己问题比较大的关节练开,使全身关节都处于一种灵活的状态。
第四关,深层次放松。这就是一个宏观的要求了。可以说,达到以上标准就是大概可以了,但是,对放松的太极拳要求来说,还远远不够。一层功夫一层理,一层功夫一层松。以我的体会来说,深层次的放松往往不是为了放松而得到的,道理上一个台阶,自然理解能力上一个台阶,就发现又松了一层。这样的事情只能指指方向,得习练者自己去领悟了。
放松的问题有一个大障碍,就是松——懈问题。有人说松大劲了就是懈,因此,广大习练者跌进一个怪圈。松是必然的——不能松大劲了。有不少顶着大师帽子的人也在这么说。试问,不松不行,松大劲了也不行,你让我们这些学习的怎么办,谁来给个尺度?其实,事情根本就不是那么回事。我个人认为,松没有止境,你能多松就多松,不用害怕懈不懈的那些说法。很多太极大家就讲要大松大柔。我理解,懈是有些东西没有学到造成的,你尽管松,学到那层功夫就不会懈了。就是没有遇到明师给你解答懈的问题也不要紧,大不了你别去散打竞技就行了。好比说你枪打得再准也不一定会拼刺刀,不能因为怕拼刺刀不行就不敢把射击练得太好,这完全是两回事,不懈是需要专门的练习的。
需要说明的是,放松只是盘架的练习内容之一,不是全部。不过这个之一要摆在前面,先要这么练,以后也不能忘记这个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