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网站搜索 |
阅读内容
背景:#EDF0F5 #FAFBE6 #FFF2E2 #FDE6E0 #F3FFE1 #DAFAF3 #EAEAEF 默认  

要正确的理解“重意不重形”

[日期:2012-12-21] 来源:哈尔滨市太极拳协会  作者:姜学森 [字体: ]

经常看到许多的太极拳爱好者(其中包括一些老拳师),演练太极拳时,动作软榻、不协调,甚至出现前俯后仰、摇头摆臀的情形,其还美其名曰“重意不重形”。我认为这是对拳论的曲解,是断章取义,舍本求末。

“重意不重形”并非不要形。拳论“意气君来骨肉臣”在强调 “意”的重要,称其为“君”的同时,亦强调了形的重要,称“骨肉”(形)为臣。没有臣就无所谓君。说明两者密不可分。拳论“神为主帅,身为驱使”在阐述两者相互依存的同时,还进一步的说明,“形”是“意”的表达,若没有了“形”,意欲何为就不得而知。令“意”丧失了实际意义。

 演练太极拳要做到“内外相合”。其中包括内三合和外三合,外三合为 “手与足合,肘与膝合,肩与胯合”是对“形”的具体要求,内三合为“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其中“意”只是“内三合”的一部分内容,从两者所占的比例我们不难窥出“形”的重要来。

既然“重意”的同时不能没有“形”的配合,那么我们要知道所谓的“形”具体是什么?简单的说,“形”包括手型、手法、步型、步法、身型、身法、腿法、眼法的动作规格和他们之间相互协调配合所表现出的整体效果。演练的过程要科学合理、舒松自然,要符合技击内容。在此基础上若再将“意”融入其中,就好比给动作注入了生命,使整个的演练形神兼备,生动、鲜活,富有神韵。到了这个阶段,既会让演练者感觉“赏心”,还会令观者 “悦目”。

综上所诉,我们不难得出“重意不重形”是对经过“重形”阶段的铺垫,演练水平达到规范、熟练乃至形成一种正确的动作习惯的太极拳爱好者的进一步要求,从而使其拳技水平跃上一个更高阶段。

 

阅读:
录入:admin

推荐 】 【 打印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点评: 字数
姓名:
内容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