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网站搜索 |
阅读内容
背景:#EDF0F5 #FAFBE6 #FFF2E2 #FDE6E0 #F3FFE1 #DAFAF3 #EAEAEF 默认  

浅谈对太极拳认识的几个误区

[日期:2011-07-06] 来源:哈尔滨市南岗区第31太极拳辅导站  作者:牟维春 [字体: ]

    太极拳是中华武术的一个拳种,是中国古人运用阴阳理论学说创编的集修炼和技击于一体的一门功夫。笔者习练数年,发现很多人对太极拳存在几种错误的认识,现结合几年来练习太极拳的体会,特将其逐一列出并剖析,以正谬误。

误区之一,太极拳只能锻炼身体,不能用于技击。产生这种错误认识主要是由于近代的太极拳多为慢打,无法想象如何将其运用于实战。其实太极拳原为快拳,打一趟拳八十几个式子只需三、四分钟。直至近代杨露禅在教学中偶然发现太极拳慢打时健身效果更加显著,同时又能使学者更好地放松,促进对对实战的练,于是太极拳才逐渐变成了慢打,也与其他拳种更进一步区别开来。至于怎样才能将缓慢的架式与需要速度和力量的技击结合起来,则需要明师指导加上长期推手以及着式演练才能慢慢演变成无坚不催的功夫。古人讲,太极拳本身是一种修炼,大道益智,中道养生,小道方为技击。

误区之二,练太极拳只打拳架。很多人练了一辈子太极拳,会很多种架子,但却始终也没有练上真功夫,原因是不知道练习太极拳还必须练习推手。拳架是基础,就象上文化课要从小学开始一样。然后还要上中学,即是练习推手、劲路用法、内功心法等。最后还要上大学,只有到了这个阶段,才能随心所欲地吃拿发放,并逐渐阶级神明,悟到太极拳之真谛。

误区之三,太极拳只适合中老年人练习。产生这种认识是由于太极拳多为慢打。形成这种认识首先太极拳由于运动量小,动作柔缓,易于被中老年人接受。但如果从先人的经验来看,学练的越早,则越容易练成明师高手。最好是从十几岁就开始练习,由于青少年思想单一,身心容易入静,身体柔软,容易松化等原因,不但容易练出上成的功夫,而且更有益提高心智,达到心胸开拓,思维敏锐,较早地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误区之四,参赛获奖的是高手。为了推广太极拳运动,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经常举办太极拳比赛,以国家规定的套路和评分标准对参赛者评选,确实为推广太极拳运动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一是参赛者不一定有推手功夫,二是比赛的规则不一定是太极拳高手制定,有些规则甚至很多与传统太极拳理论相悖,三是比赛评委不一定是太极拳高手。几个不一定得出的结论一定是:获奖者不一定是高手。

误区之五,拳打得好看功夫就高。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许多人看太极拳自然是愿意看拳架漂亮的,认为好看的拳才是好拳,打拳好看的人功夫就高。但如果用于技击,就应该说打得赢的才是好拳,许多高手的拳架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好看。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太极拳和所有的武术都一样,实用是最重要的。太极拳属内家拳,注重的是意念,练拳时讲的是重意不重形,“意气君来骨肉臣”,再好看的拳不好使也没用,是挨打的空架子。

误区之六,看书看电视就可以学会太极拳。太极拳是一门高深的武术,是必

须通过明师亲自指导才能学会的技能,拳论讲“入门引领须口授,功夫不息法自修”,没有师父引领,是绝对进不得太极之门的。在练习过程中需要老师不断地对徒弟调整,纠正错误,才能够逐步提高,待明理之后,再通过看一些经典书籍和视听资料,对上功夫才会有更大帮助。

 

阅读:
录入:admin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太极拳的道
下一篇:锻炼身体不能等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点评: 字数
姓名:
内容查询